“國內的天然氣需求量將在未來13年持續增長,到2030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量有望突破6000億立方米?!?/p>
9月7日,在中國—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天然氣發動機燃料論壇上,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小麗表示,繼去年天然氣消費量增至2386億立方米以后,國內的天然氣需求量將在2030年前持續增長,并在2020年達到3000億立方米,逐漸成為中國的主體能源之一。
“2017年是國內天然氣消費自2004年以來增長最迅速的一年?!眲⑿←愒谡搲险f,以2004年中石油建成的西氣東輸第一條管道為標志,中國的天然氣發展正式進入黃金時期,2015年和2016年略有停滯,但從2017年開始再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,增速達到兩位數。
今年,國內的天然氣消費量仍會是快速發展的一年。據《2018年天然氣發展報告》數據顯示,預計今年國內的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在2710億立方米左右(不含向港、澳供氣),同比増13.5%。不過,在快速增長的同時,天然氣行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也面臨著不少問題,包括國內儲產增長緩慢、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和投資動力不足等。截至2017年底,國內的儲氣庫調峰能力到100億方,調峰量近80億方,占總消費量的3.4%,低于世界12%的平均水平。
“目前,國內已經基本形成西氣東輸、海上登陸、就近供應等的天然氣供應格局。天然氣正步入管道網絡化的時代?!眲⑿←惐硎荆诠膭钌鐣Y本進入天然氣上游資源勘探開發的同時,國內應該盡快推進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和互聯互通,構建獨立多樣化的油氣管網體系,來提升國內天然氣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。
截至2017年底,中國天然氣長輸管道里程達7.4萬千米,干線管網總輸氣能力達3100億立方米/年,大致滿足天然氣運輸的需求。
此外,對于用氣中間環節,她表示,以廣州、杭州和南京為例,自2017年9月1日開始,三個城市的終端非居民用氣價格分別為4.25元/立方米、3.27元/立方米和2.98元/立方米。而其中城市配氣費在終端氣價中占比分別為45.4%、36.1%和30.9%,中間環節占比費用較高。
“我們應該積極推動油氣管理運營機制的改革,減少中間環節,并適當降低中間環節的成本?!眲⑿←愓f。